70年风雨兼程,在新疆这片广袤的热土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耕,在生态治理领域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答卷。而这背后离不开无数个为生态环保事业付出辛劳与才智的志愿者们,他们的先进事迹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荣誉,也让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这场绿色接力中。
以文创IP助推新疆环保事业“出圈”
王琳在公益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现场分享环保故事
入选2022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的王琳,是一名擅长艺术形象设计的文娱工作者。2016年荒野新疆招募志愿者,她积极的参与了白鸟湖白头硬尾鸭和雪豹的调查保护工作,并发挥自己的特长,设计出了白鸟湖logo和荒野追兽logo,以及雪豹冰冰的卡通形象。就在这一年,王琳还创作出“歹猫”的卡通形象。由于它性格鲜明,形象讨喜,又说着一口“新疆土话”,因此被公众喜爱,迅速蹿红。王琳用歹猫这个形象创作了亲身经历的保护故事,以白头硬尾鸭为主角的《希望,未来会更好》长条漫画,让守护故事变得通俗易懂,甚至有些潮流,更容易被公众接受与转发传播。
此外,通过王琳的影响力,还影响了更多的设计师加入公益行列中,共同为保护项目创作传播内容。2021年号召了5位插画师创作了19张保护日海报以及14类物种100张插画。海报包括世界鲸鱼日、国际穿山甲日、国际北极熊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多个节日和物种。
用脚步丈量新疆荒野
黄亚慧在野外观察拍摄野生鸟类
另一名荣获2023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的黄亚慧,则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漫漫荒野”,2011年起,她投身新疆环保事业,发起成立全国第一家民间生物多样性公益科普网站(新疆自然物种科普网站荒野新疆生态网),并联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间物种影像数据库。2013年,黄亚慧转为环保公益行动者,作为负责人策划并实施机构公益保护项目,为自然科普爱好者提供线上线下科普分享会和教育宣传活动。2016年,她又作为联合发起人,正式成立了新疆民间保护机构——荒野新疆(乌鲁木齐沙区荒野公学自然保护科普中心),进行新疆物种的调查与保护、自然保护科普传播。2018年,她再次发起“云守护志愿者行动”,联合艺术家设计自然周边产品,跨领域、跨地域引导更多公众参与和宣传雪豹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方推动下,荒野新疆与相关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共同搭建起“乌鲁木齐河雪豹保护地”。
皮雕非遗 展“绣”生态文化
孟璐璐现场演示皮雕制作
以“刀”为笔,以“皮”作纸,2024年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之一的孟璐璐用自己独特的非遗技艺,书写着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华丽诗篇。10多年来,她持续不断地发掘当地的生态文化,带领当地农牧民创立了生态友好产品的公益品牌“牧民手作”,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新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品。新疆游牧民族的生活点滴就是孟璐璐技艺的源头,也是她持续创作的灵感来源。她所制作的皮雕作品有1个获国家级金奖、2个获国家级银奖、1个获国家级铜奖,2个获自治区级金奖。
而这些作品也跟随孟璐璐一起进入中国-亚欧博览会、冬博会、进博会、文博会等上百场知名展会。2018年,为宣传保护野生鸟类,她尝试以养殖牛皮材料代替翠鸟羽毛制品,设计制作了“点翠”包。这款“点翠”包被深圳市龙岗区政府选作礼物赠予外宾,成为传播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鲜活载体。
以生态教育为笔 绘就新疆自然保护绚丽篇章
陈雨箫将鸟类保护科普知识送进校园
今年,这段环保志愿者们书写的先进故事还在不断延续。社会公众参与类环保故事“10年守护行动,用生态教育点亮绿色未来”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美丽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批典型案例。故事的主人公陈雨箫,疆三代的她始终保持着对这片土地热烈的感情,早年内地工作时,她惊觉外界对新疆满是荒芜、欠发达的刻板印象。三十岁那年,她投身环保公益,一心挖掘家乡鲜为人知的美,让新疆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世人眼前。十年来,陈雨箫以环保志愿者身份参与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公众环境教育、反盗猎等活动26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13100余小时。她用十年光阴丈量新疆的每一寸土地,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进校园、乡村,让绿色的希望在干旱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在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陈雨箫提出以生态保护为基、教育为核的发展理念,通过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培养乡村旅游带头人、开展青少年实践教育活动,探索出“生态保护+教育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将生态价值转化为乡村经济动能,助力该乡镇在 2023 年荣获“福特汽车生态旅行路线奖”,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在白鸟湖湿地,她带领团队劝阻盗猎、清运垃圾数十吨,他们自筹资金修建 2.4公里隔离护栏,减少人为破坏,搭建科普宣传阵地,传递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捡拾新疆”系列行动,她发动公众参与荒野清洁,累计清理垃圾超百吨。同时,她推动成立白鸟湖湿地志愿者团队,发起多个物种保护项目,以公民科学与公众倡导结合的方式,守护新疆广袤荒野的生物多样性,让天山南北的野性生命得以延续。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座城到一片疆土,乌鲁木齐的生态保护志愿服务事业正以星星之火点起燎原之势。正如全国十佳志愿者评选组委会的评价:“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将生态理念刻入城市基因,让‘志愿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站在自治区70周年的新起点,乌鲁木齐将继续以绿色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我们向所有生态守护者致敬,也期待更多人加入这场绿色接力,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来源 | 乌鲁木齐生态环境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