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介入,全程帮扶指导。省保障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在项目环评报告编制初期就提前介入。技术项目负责人组织帮扶专家团队,针对工程重大变动情况、建设现状回顾等复杂问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确保环评工作顺利开展。
科技赋能,科学研判选址。在环评报告编制前期,省保障中心充分利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对项目选址选线进行科学研判,明确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永久农田等环境敏感区的空间关系,指导建设单位优化临时占地布置,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源头预防环境风险。
精准把脉,强化风险防控。在报告编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选矿车间尾砂输送及充填过程存在尾矿泄漏风险,立即组织专家研讨,针对性地强化了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既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又为建设单位指明工作方向。
主动上门,提供贴心服务。环评报告初稿完成后,省保障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现场勘查,主动采用上门服务模式,围绕项目场址勘查、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高效评估,优化营商环境。环评报告上报后,省保障中心立即组织国家和省内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同步起草评估报告,创新工作流程,仅用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技术审查、专家复核、技术讨论会等全部流程,累计解决修改完善难点问题30余条,比常规时限大幅缩短,切实提升了审批效率。
来源 | 黑龙江生态环境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天津市、上海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辽宁 | 大连市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精细化水平
吉林 | 吉林省生态环境法治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培训班在长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