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质量报 | 对话“IEC 1906奖”获得者 绿色检测的『中国加速度』
最新动态
中国质量报 | 对话“IEC 1906奖”获得者 绿色检测的『中国加速度』
2025-09-162


  “喜报!泰尔终端实验室专家首获‘IEC 1906奖’。”8月20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官微发布了一条好消息,该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卢春阳获2025年“IEC 1906奖”,成为该实验室首位获此殊荣者。
  “从标准‘小白’到此番获奖,是IEC对我工作的褒奖,更是对‘中国贡献’的认可。”得知喜讯的卢春阳两种情愫交织:于己而言,摘下这座“IEC领域最重要的奖项”受宠若惊;于公而言,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突飞猛进又让获奖水到渠成。
  卢春阳是IEC TC111 WG3(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工作组)标准联合召集人和注册专家。这个外行人看着非常专业和偏门的领域,内部的“竞争”却极其激烈。
  一方面,IEC TC111是个“大标委”,注册专家超过400人,每年推荐“IEC 1906奖”的名额却不超过3人;另一方面,WG3长期由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主导,我国虽然参与标准制定,但主导的标准较少,“掰起手腕”来,很难占到优势。
  正是这样一块充满荆棘的土地,让卢春阳的“拓荒”之路更显难能可贵——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断淘汰的电器电子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也日益加重。为加强源头治理,欧盟制定出台了电子电气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指令(即RoHS指令),要求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及生产等环节减少使用有害物质。
  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常见的塑料增塑剂,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RoHS指令等环保法规标准列入限制物质名单。尽管“限用”的规定非常明确,但是检测方法的“笨拙”却成了指令执行中的掣肘。
  “常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虽然检测结果更准确,但检测时间较长,不能快速进行大量样品的检测。”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卢春阳开始思考如何找到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为电子电气产品装上绿色“透视镜”。
  “筛选类检测方法能提高检测效率,更有利于工厂和实验室开展大量样品的检测。”基于长期的工作实践,卢春阳首先提出思路,并在工作组内争取广泛支持,联合日本、荷兰专家推动标准立项、内容编写、开展比对实验等。
  2023年5月,IEC 62321-3-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3-4部分: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薄层色谱法(TLC)和热脱附质谱法(TD-MS)筛选聚合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正式发布。标准所提出的快速、简便、高效的筛选测试方法,获得业内高度评价,认为其“对于提高检测效率、促进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卢春阳博士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与跨国专家的通力合作让人印象深刻。当时国际上没有其他专家想到要做邻苯二甲酸酯筛选检测方法标准,是她首先提出的建议。”IEC TC111主席竹中美雪(Miyuki Takenaka)评价卢春阳时说,她在IEC TC111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将深厚的技术专长与全球视野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IEC 62321-3-4国际标准化进程,为该标准的发布作出了重要贡献,衷心祝愿她在未来的所有努力中继续取得成功。
  “十几年前,在IEC TC111有欧盟、美国、日韩的大企业,但看不到中国ICT生产制造企业参会,近些年有一些国内头部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担任了国际标准工作组的召集人或编辑职务,未来还会有更多中国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国际通用规则。”说起自己在IEC从事的标准工作,卢春阳用“躬逢盛世、恰逢其时”8个字来形容。
  在她看来,自己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中国信通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协同,形成“技术—标准—产业”的良性循环,更得益于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
  “如今,中国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从‘跟随者’逐步转变为‘引领者’,中国标准正成为全球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卢春阳说,自己将继续带领团队向IEC等国际标准组织提交更多电子电气领域绿色环保低碳“中国文稿”,在国际标准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 | 中国质量报 记者:何可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黑龙江省、吉林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河南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类)

湖南 | 黄宇专题调度生态文学分会工作

人民日报|建绿色长城 守绿水青山

中国工业报 | 江苏泰隆集团:“节”尽所能“领跑”绿色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