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以占全域面积40%的3190平方公里湿地资源,构建起“水网密布、湿地星罗”的生态基底。相较于虎丘湿地公园的烟雨江南、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的诗画意境,苏州创新打造了更具科技含量的“人工生态引擎”——尾水湿地。位于沧浪新城的福星尾水湿地,正是这一特殊湿地的典范之作。
福星尾水湿地 苏州城投集团供图
从“达标排放”到“生态升级”
傍晚时分,沧浪新城纳凉的居民们漫步在福星尾水湿地的栈道上,看着成群的鱼儿在清澈的水流中缓缓游动,别有一番乐趣。
作为苏州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的标杆工程,福星尾水湿地依托福星污水处理厂每日18万吨尾水,通过“技术干预+自然修复”的双轨路径,实现从“达标排放”到“生态升级”的跨越式发展。
项目创新构建“厂站网河”一体化治理体系,运用“高效河道生态净化系统”与“岸边湿地净化系统”双重技术矩阵:一方面,通过2万平方米水下微地形塑造、2000平方米生态毯铺设及栖息岛建设,模拟自然湿地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净化功能;另一方面,集成活性立体根孔系统、3万平方米“水下森林”(沉水植物群落)、曝气装置及浮床技术,形成由水生植物、鱼类、微生物构成的完整生态链。
苏州市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科技+生态”的组合拳,使尾水经二次净化后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标准,年节约水资源量达5657.5万吨,真正实现从“工程水”到“生态活水”的价值转化。
福星尾水湿地完整生态链 苏州城投集团供图
从“排放河道”到“生态廊道”
走进福星湿地,原本仅作为非主要排涝河道的水域已变身“生态明珠”:3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随波摇曳,芦苇、香蒲等植物沿岸铺展,观景平台、栈道点缀其间,勾勒出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画卷。
项目团队将原有尾水排放区升级为沧浪新城核心生态廊道,通过生态驳岸重塑、湿地功能提质等工程,为友新河、九曲港等6条河道(总长5.73公里)构建起动态活水循环体系,日均补充生态水18万吨,彻底改变了区域河道“贫瘠”的旧貌。
“‘污水资源化、尾水景观化’的治理成效,正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幸福。”苏州市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沧浪新城片区河道的水生态和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画卷。
福星尾水湿地与附近居民区相得益彰 苏州城投集团供图
从“工程治理”到“全民共治”
治水之道,贵在全民参与。苏州市排水公司基于福星污水处理厂和福星尾水湿地创新“党建联建”机制,联合社区开展“排水服务有温度”系列活动。水质检测科普课堂里,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尾水净化原理;节水知识宣讲会上,居民们现场体验“一水多用”小技巧……这些活动让“绿色发展”从理念落地为行动,居民们不仅是环境改善的受益者,更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参与者与监督者。
苏州市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尾水净化+碳汇提升”协同路径探索,推动湿地精细化管护与功能优化,让更多“生态活水”润泽城市,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生态治水样板。
来源 |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黑龙江 | 效率再提升!黑龙江上线“固定污染源环保许可”专属营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