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吉林省生态文学创作分享会暨《长白文韵》新书发布活动在长春举行,这也标志着首部反映吉林生态的综合性文学集正式与读者见面。活动现场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省作协、长春市文旅发展集团以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嘉宾和作家代表、学生、媒体等40余人参加了新书发布仪式。
本次活动由省生态环境厅、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承办,旨在通过文学的力量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展现吉林生态之美。
活动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蔡宝峰、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景凤鸣共同为《长白文韵》新书揭幕。
蔡宝峰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多年的系统治理和精心保护,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形成了鲜明的生态特色,这本书不仅是我省生态文学创作亮眼的“成绩单”,也会成为吉林生态资源的“活名片”。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景凤鸣表示,《长白文韵》的出版,是我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万千行动中的一次重要体现,为我们搭起了一座连通自然万物与人类情感的文学桥梁。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白文韵》主编王怀宇对此书寄予厚望,他表示,当文学的笔触邂逅自然的壮美,便诞生了凝聚无限深情与思考的《长白文韵》,这一刻,不仅是文字的诞生,更是生态保护理念的又一次盛大启航。
《长白文韵》一书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作序。分享会上,盛连喜教授分享了作序背后的思考与感悟,让与会者感受到了这本书的深厚内涵。
在赠书环节,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潘瑜与王怀宇老师共同向省图书馆、新华书店、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赠送了新书。这些带着温度的书籍将如一颗颗文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一片思想的森林。
随后,杨逸、杜波、王德林、李谦、李金龙等5位作家代表分享创作心得。他们以真挚的情感,讲述了笔下的吉林山川河流、草木生灵,以及那份流淌在字里行间对吉林大地最深切的爱。
杜波老师的《向海的镜像物语》,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向海湿地的生态之美;王德林老师的《东辽河,在大地的脉管奔流》,记录了东辽河从污染到重生的全过程;李金龙老师的《鸳鸯扣》,通过“老矬爷与土豹”的恩怨故事,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李谦老师的《守护那片蔚蓝》,则聚焦基层环保工作者的日常坚守。
在互动环节,来自高校的学生代表们与作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围绕生态文学创作、环境保护实践等话题提问,作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思想碰撞不断,掌声阵阵。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黑龙江 | 效率再提升!黑龙江上线“固定污染源环保许可”专属营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