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从洪痕到清流: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抗洪救灾一线援助,生态守护
最新动态
从洪痕到清流: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抗洪救灾一线援助,生态守护
2025-07-221

作者:岳植行

抢运设备!快!顶着大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都柳江流域工作组专家,带着年轻干部冲向当地实验室,此刻,榕江县浑黄的洪水已像蓄势待发的蟒蛇欲漫过门槛,“优先抢救精密仪器和核心数据!”工作组专家嘶哑着嗓子呼喊,大家顾不得脚下的污水,两人一组小心翼翼抬起沉重的设备向外搬运,有人快速打开样品柜,将重要监测样品集中抬走。

抢运结束后,工作组快速建立4个现场实验室,就近分片负责区域内监测断面水样分析工作,切实解决了道路损毁导致水样运输时间过长以及设备损坏无法开展在线监测等问题,保障了水质监测数据第一时间的获取

这是榕江救灾抢险的一幕,6月下旬以来贵州省都柳江流域遭遇持续强降雨,黔东南州部分地区遭受多年罕见的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组织都柳江流域工作组,全力开展灾后环境污染应对处置工作。

工作组连夜开展环境风险排查

汛潮汹涌,闻“汛”而动,工作组第一时间按照“一张图两机制两指南三清单四支队伍”工作体系(应急处置作战图,指挥调度、水库联调2项机制,应急投药工程建设及运行操作2个指南,排查问题清单、工程措施清单、气象水文水质数据关联清单等3张清单,排查整治、取样监测、水库联调和水文气象保障4支队伍)展开应对处置并与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同志迅速奔赴榕江开展救援和灾后恢复。

6月24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榕江县境内,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续、快速上涨,水位均已超过30年一遇洪水等级,房屋倒塌、群众被困。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省生态环境厅驻守榕江全体干部同榕江分局全体冲锋在前,背负老人蹚水、搀扶群众转移,安置群众40余人到办公用房紧急避险

工作组现场指导都柳江干流应急投药点建设

为最大程度帮助救灾,都柳江流域工作组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启动应急程序筹备相关物资和设备,确保污染处置物资与灾区生活物资得到及时持续补给。

根据气象预测预报数据,为更好应对贵州省今年极端的强降雨情况,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除进行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外,梳理隐患排查指南,组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排查将原建立的2支省级环境应急处置队伍临时调整增加为4支备战队伍

工作组凌晨在从江航电枢纽搬运药剂

6月底洪水缓解后,工作组先后组织了2批次共计20余人,工作组干部带队轮班驻守现场

根据各区域污染负荷和灾后恢复情况,工作组科学调整监测频次,加密榕江境内星月、八开断面和从江温寨航电枢纽、郎洞航电枢纽、大融航电枢纽监测断面和从江丙妹出境断面监测频次,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应急措施,科学布局开展水质监测。

据统计,6月25日以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共组织投入监测人员3614人次、车辆1553台次,共分析样品1692余件。

灾情发生至今,未接报黔东南州境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工作组参与榕江县城应急抢险

“设备药剂保障到位、人员后勤保障到位、技术支撑保障到位”工作组成员遵照“三个到位”要求,接到水退具备基本通行条件后,就立即着手处置力量克服道路不通、通讯信号不畅、物资难以保障等困难,分头深入各处置点进行技术指导。

洪灾虽退,重建不歇。洪水退去,阳光炙烤着路面的淤泥蒸腾起刺鼻的气味,踩着比脚高的淤泥,工作组与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榕江分局的同志一同投入清淤工作并前往前期各处受损的工程现场、水质自动监测站等设施进行重建修复,加强灾后环境监测工作,特别是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水处置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排查监管,深入指导帮扶黔东南州抓住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重点以涉重金属、涉危废危化、渣场尾矿库、垃圾填埋场、历史矿山以及位于地下水系复杂区域的企业等为重点,全力开展灾后排查,将次生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泓清水送下游。


来源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丨朱一姝

校审丨陈梦竹 岳植行

责编丨吴   璇

审发丨梁   隽




版权声明

凡我厅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送的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源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市州动态

榕江分局全力开展灾后清淤重建工作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