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 | 驯服“温室气体之王”
最新动态
工人日报 | 驯服“温室气体之王”
2025-06-184


赵春青 绘


六氟化硫是优质的超高压绝缘介质,在电力设备中广泛应用。然而,这一气体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之王”,其温室效应远超二氧化碳。受限于检测、回收、监控的技术瓶颈,六氟化硫在使用中会不可避免地向大气中排放,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科研人员。特别是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六氟化硫的减排问题变得尤为迫切。

十多年与这一气体“相爱相杀”,今年36岁的张晓琴不断摸索、科研攻关,终于找到了六氟化硫气体的减排之法。在2023年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中,她的创新成果“高温室效应气体六氟化硫减排技术及应用”荣获一等奖。

张晓琴是国网江苏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四级专家兼油气检测师,长期从事六氟化硫气体等绝缘介质的检测和管控工作。凭借突出的科研成果,2024年,她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再次获评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

在国网江苏电力六氟化硫回收处理中心,总能见到张晓琴忙碌的身影。

钢瓶中老旧的六氟化硫气体缓缓流入净化装置,张晓琴与同事们一起仔细监控净化装置的流量、压力等工作参数,对回收气体开展净化处理。净化后“焕发新生”的气体又再次被充入钢瓶,经过检测达标后被整齐码放到智能存储架上,静静等待“重新上岗”循环使用。

张晓琴发现,六氟化硫气体分子大、密度大,常规抽气回收会有至少3.5%的气体残留。以一套电力设备储存1000kg气体计算,传统方法会导致至少35kg气体残留并直接“逃逸”到大气中。

针对这一难点,她提出氮气循环洗脱回收方法,即先回收纯六氟化硫气体,再充入氮气洗脱剩余的六氟化硫气体,从而大幅提升回收率。利用这一方法,加上精确控制参数、解决技术难点,她成功研发出配套装置,实现对六氟化硫气体接近百分百的高效回收。之后,她还研发出六氟化硫净化处理装置,实现气体回收后的高效提纯、回充。这些设备不仅在国内18个重点工程中应用,还推广至瑞士、新加坡、韩国等16个国家。

张晓琴和团队还为每瓶气体配备了专属电子“身份证”。检测人员使用数字化终端,即可实时读取使用记录、回收记录等数据,让每瓶气体的去向一清二楚。

2022年以来,团队研发上线了全省六氟化硫数字化管控平台,能够在线监督多个检修现场工作实时情况。今年1月1日,由张晓琴牵头制定的《六氟化硫(SF6)气体的现场循环再利用导则》施行,这是我国首个六氟化硫气体循环再利用国家标准。

来源 | 工人日报 记者:黄洪涛 通讯员:黄蕾 叶迪卓然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环境新闻茶座·武汉行 |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副主任吴梅菊:打造“森林氧吧”

生态环境部发布6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河北 | 小龙虾与草鱼投放成效显著!秦皇岛开发区太和寨农村坑塘沟渠水环境改善新途径

山西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案例 南海街水西里告别环境脏乱差

央视网 | 我国十余年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