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光明网 | “分段治”变成“全域治” 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最新动态
光明网 | “分段治”变成“全域治” 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2025-05-119


  川渝河长制5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8日在成都召开,相关数据的发布反映出双方携手治水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川渝联合投资,实施琼江治理项目96个,沿线的遂宁安居、资阳安岳、重庆铜梁等区县全方位建立起交叉互巡、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共处等机制,“各管各”变成“共治理”,“分段治”变成“全域治”,成功解决了“交叉地带”无人管理的问题。而今,琼江水清岸绿,沿岸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生态价值转换明显。

  地处铜钵河上下游的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与重庆市梁平区积极携手,创新建立问题台账闭环管理模式。梁平区碧山镇华滩坝片区无法处置的生活污水接入大竹县石桥铺镇污水管网,实现跨省协同处置。通过深化合作,双方成功破解跨界执法、责任划分、岸线管护等六大治理瓶颈,让昔日的臭水沟彻底蝶变为今日的美丽河。

  四川、重庆同属长江上游,山水相依,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将四川6个市、重庆12个区县紧紧相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川渝两地切实树牢上游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川渝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涵盖81条跨界河流上的51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10个生态流量国控断面、25个水质国控断面等重要信息,实现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双方联合编制实施“一河一策”方案23个,开展8条跨界河流健康评价,开发“智巡精灵”“智慧河长”等程序,动态监测水环境、智能巡河、智能统计分析数据,助力协同开展河湖管护工作。

  川渝健全水利、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相互移送案件线索16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双方探索建立“一地举报、两省联动、快速响应、闭环处置”的问题整改机制,联合监督平台累计受理群众举报问题信息3700余条,办结率达96%。

  5年来,川渝双方开展联合巡河2000余次,共同解决涉水问题6000余个,推动流域构建形成上下贯通一体、左右岸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川渝两地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来源 | 光明日报 记者:周洪双 李晓东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以法治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河南出台26条措施

多部门聚力支点建设 打造美丽湖北新颜值

2025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

行走莒村村,邂逅岭南的诗意栖居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