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辆本无法通过排气污染物检测的车辆,为何能在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操作下蒙混过关,从而堂而皇之上路,危害生态环境?
浙江省绍兴市在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期间,利用“环保+公安”联合工作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成功查获一起机动车作弊检验设备“产—销—用”黑色产业链团伙案,重拳打击机动车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绍兴市共查处6家机构,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4个人。
“作弊神器”让问题车辆蒙混过关
“不同车辆标准校验号(CVN)和软件标定识别码(CALID)一致,复检车辆通过率异常偏高。”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系统平台上对全市机动车检验过程数据开展巡查时,发现诸暨市晟昱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多条检测线疑似数据弄虚作假。这一线索立即引起了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的高度重视。
“CALID和CVN码是相同批次车型的唯一标识,在该检验机构出具的报告中,大量不同车型车辆存在相同的CVN和CALID码;此外,车辆尾气排放初检不合格,短时间内又通过复检,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规模化弄虚作假的行为。”绍兴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副队长朱嘉鸣介绍说。
获悉案情后,绍兴市公安部门立即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对案件开展联合侦办,一场精心部署的行动悄然拉开序幕。
这些问题车是如何瞒天过海的?专案组紧抓“资金流”这一关键因素,深挖案件问题线索,成功锁定了嫌疑人。
“我们通过数据建模,对公司员工账户的资金流水和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作弊器车辆的原始数据进行信息比对,发现尾气检测员频繁收到高于正常检测费的交易资金,实际上是黄牛为使问题车通过检测给的好处费。”绍兴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凌汉卿说。
经查,这家公司员工王某某等12人,自2020年1月以来,通过网络从“经销商”徐某处购买OBD作弊器消除待检车辆故障码,然后再进入检测线,确保一次性通过检验。
在搜查时,侦办民警还发现另一套尾气检测作弊芯片电源板,可以通过配套的手机APP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篡改。这一发现,为认定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提供了直接依据。
“尾气检测员收受的好处费总共是4万多元,以每辆车10元、至少4000辆车(次)计算,达到刑事处罚标准。再推算到企业主,每辆车300元检测费用就可以认定为违法金额,涉案金额达到了120万元。”凌汉卿说。
经查,2023年7月,公司法人张某购买作弊芯片电源板,替换尾气检测仪内部电源板,为4000余辆机动车出具虚假合格报告,非法获利120万元以上,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一条完整的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随着机动车排放检验公司增多,竞争加剧,部分机构为了抢生意,不免就动了歪心思。然而,这些检验机构只是机动车检测数据造假中的一个环节,要想彻底堵住车检造假的漏洞,就要铲除这条灰色利益链。
根据晟昱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作弊芯片电源板问题,专案组侦办民警对检验设备进行溯源摸排,循线深挖出一条作弊设备制售者、“黄牛”、检验机构、车主相互勾结的完整“产—销—用”犯罪链条。
调查发现,晟昱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使用的设备制造商是华东地区售后维修员单某某,委托广州公司技术人员黄某某,根据其需求研制生产的排气分析仪内嵌的作弊芯片电源板,并通过配套手机遥控APP软件,擅自更改尾气检测数据。2023年2月起,单某某利用其售后维修的客户资源,以每台8000元—15000元的价格向全国各地机动车检验机构兜售尾气检测作弊电源板,总销售金额超20万元,单某某、黄某某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此外,这家公司还采用以泡沫球堵塞排气管、临时加装三元催化器、替气检验等多种方式,使不合格车辆违法通过检验。2022年5月至今,公司12名员工每人收取3万元以上好处费,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提供虚假文件证明罪。本案还涉及“黄牛”黄某某等3人向上述员工行贿,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2024年10月10日,绍兴市公安局共抓捕涉案人员2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8人,其中晟昱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法人1人、检测机构员工12人,“黄牛”3人,作弊电源板设计制作人员两人,扣押OBD作弊器3台,作弊电源板37张。通过分析案件相关信息,初步排查出全国曾安装使用或仍在使用单某某等设计制作的作弊电源板的,浙江省内涉及5个地市14家检验机构。
“杜绝造假的源头,是打击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的关键。本案中,只靠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彻底切断造假利益链。绍兴市建立专案经营机制,由公安机关牵头,会同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重点打击‘设计研发—制作销售—站点检测—中介服务—车辆维修’黑色利益链,坚决遏制弄虚作假高发态势,通过打一批、治一批,切实在面上形成震慑。”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靖告诉记者。
聚焦移动源精细化管控护蓝天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越城区中亚工贸园,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正在检查重型柴油货车是否存在擅自拆除、闲置、改装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以及篡改、屏蔽、破坏OBD系统的违法行为。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一辆重型柴油货车的车载诊断系统OBD报警诊断指示灯亮起。“仪表盘上的OBD故障灯亮了,可能是尾气后处理装置有故障,请及时去维修站进行维修。”执法人员要求道。
如今,绍兴市已常态化开展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污染整治行动。
此外,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绍兴市聚焦移动源管控重点任务,已出台《绍兴市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绍兴市打击破坏重型柴油货车OBD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方案》等方案,结合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绿剑2024”专项执法行动等任务,对本地机动车检验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
“我们将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问题开展深入排查,依法严肃查处一批重大案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建立完善一套长效机制,实现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再造假,助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倒逼移动源污染减排,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吴靖介绍说。
下一步,绍兴市还将充分借助数字赋能,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建立动态更新移动源数据库,开发机动车环保检验数据预警研判系统,精准识别问题线索,对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移交执法,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来源 | 浙江生态环境
扫描二维码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