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两会环保之声 | 焦念志:把碳源变成碳汇,推动海洋负排放前景广阔
最新动态
两会环保之声 | 焦念志:把碳源变成碳汇,推动海洋负排放前景广阔
2025-03-096


经济、环境、低碳……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关键词多次出现。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焦念志向央视网记者分享了“科技范”的解决方案。

“节能减排、研发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但是,环境保护和保障经济发展,这两者是要同时考虑的。”焦念志介绍,如今一些基于科技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创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为平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焦念志围绕海洋经济、环境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他表示,海洋覆盖了全球约70%的面积。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推动海洋负排放有着广阔前景,能够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焦念志举例道,污水处理工厂原本是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但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之后,在污水处理过程可以反过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负排放。焦念志介绍:“这项颠覆性的措施就能够把碳源变成碳汇,把污水处理厂这类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变成吸收大户,把投入大户变成盈利大户。”

焦念志认为,海洋负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达成共识,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碳交易机制。这是达到万亿美元的一个市场,非常有前景。”减排后,碳排放权交易能够直接为工厂带来利润。“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一些领先的减碳技术还可以向全世界推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抓手。”

来源 | 央视网消息 记者:阚纯裕


往期回顾


实录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生态损害修复 |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抚州有了“新解法”——抚州市探索建立13个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基地

污染防治 | 山西省多维举措确保生态环境工作协调高效推进

公开征求意见

低碳 | 浙江出台若干举措,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