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刘友宾主席应邀在西政新闻传播学院做“议题设置与热点舆论引导”学术讲座
最新动态
刘友宾主席应邀在西政新闻传播学院做“议题设置与热点舆论引导”学术讲座
2025-02-2824




2月25日,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生态环境部原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面向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议题设置与热点舆论引导”的学术讲座。讲座于敬业楼1001实验室举行,由学院党委书记李韧教授主持,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办公室(业务部)主任汪震宇担任嘉宾,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现场图片


讲座伊始,刘友宾主席以自身参与的重大环境事件传播案例为切入点,强调“议题设置”是舆论引导的核心抓手。他系统阐释了议题设置理论的内涵,指出媒介通过选择与强调特定议题,能够影响公众对现实环境的认知。为深化理解,他推荐了五部经典著作:聚焦议程设置理论的《议程设置》,关注拟态环境的《公众舆论》,揭示舆论形成机制的《沉默的螺旋》,考虑群体特点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以及展现实践策略的《白宫发言人》。


讲座现场


针对热点舆论引导,刘友宾主席提出“转化、澄清、借力、放大”四维方法:一是主动转化议题,以公众关切为切入点回应热点,在互动中凝聚共识;二是凝聚主流媒体合力,及时澄清谣言,还原事件真相;三是借力负面事件,采取“不捂不盖、因势利导”策略,主动组织媒体采访,将危机转化为科普契机;四是放大正面典型,依据新闻价值挖掘典型案例,强化示范效应。围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他强调需锤炼“六力”——舆情辨识力、形象吸引力、价值引领力、情感亲和力、数字说服力以及行动号召力,构建多维度传播矩阵。


刘友宾主席讲话


刘友宾主席指出,生态环境舆论工作需从应急宣传到常态传播,具体而言:从被动应急到正面引导,做好新闻传播的同时进行文化传播,从国内宣传到国际表达。针对当前环境新闻新形势,他呼吁学界业界携手推进“中国生态环境传播学”学科建设,并特别推荐《假如自然不沉默》一书,启发学子深入思考自然与传播的哲学关联。  


康亚飞老师表示,新闻传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舆论支撑,但需警惕“重实践轻理论”倾向,倡导在经典理论中汲取智慧,实现知行合一。

康亚飞老师发言


李韧书记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发言,认为此次讲座是一次宝贵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对刘友宾主席拨冗来校表达了感谢。


现场合影


来源 西政新闻传播学院

原标题 | 刘友宾:议题设置于热点舆论引导



往期回顾


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聚焦 | 全面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典型案例|江西省宜春市某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非法排污致周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我国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传播 | 83篇作品成为讲好美丽重庆故事的“模范生”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